【本网讯】为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的实践转化,落实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校园安全教育的部署要求,学校于10月16-17日、10月30日-11月1日分别在龙泉校区和航空港校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线下安全实训活动。活动延续“科技+实践”的创新模式,通过六大实训模块构建全场景安全教育体系,为六千余名学子打造了一场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安全能力提升课堂。

实训现场
本次实训依托学校第二课堂资源,采用“线上预约+分时实训”模式,学生可根据课表自主选择场次,实现课业学习与安全实训的有机衔接。活动现场设置智能签到系统,实时追踪参与数据,形成“人人参与、全程记录”的安全教育闭环。
六大实训模块升级,打造沉浸式安全课堂。烟雾逃生帐篷:升级红外感应装置与智能烟雾系统,模拟不同火灾场景的能见度与温度变化,训练学生在黑暗浓烟环境中的低姿逃生技巧与路径判断能力。模拟灭火实训:通过虚拟火源与实体灭火器的联动,实时反馈喷射角度与灭火效果,提升火灾初期处置的精准度。海姆立克背心实训:配备智能压力反馈背心,模拟异物梗阻场景,结合AI语音指导,规范急救动作力度与频率,确保施救科学有效。结绳训练:学生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多种绳结组合,强化应急逃生实操能力。VR虚拟现实:升级多灾种情景库,体验地震坍塌、火灾等场景,训练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决策与自救能力。醉酒行走模拟:采用平衡感知眼镜,精准还原不同酒精浓度下的视觉模糊与肢体失衡状态,深刻警示学生远离酒后冒险。
多维互动激发热情,技能提升成效显著。参与学生普遍反映,智能设备的引入使安全教育“可触可感”,例如在灭火实训中通过AR技术直观理解“提拔握压”操作要领。同学们表示,实训提升了他们的急救技能,增强了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
作为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今年已是连续第二年开展沉浸式安全实训课堂。活动以“人人会急救,人人讲安全”为目标导向,通过场景化、实战化的训练模式,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筑牢防护屏障。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第二课堂育人效能,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持久动力,将安全素养培育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全过程,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